那时的译制片,那时的电影……

A

那时的译制片,那时的电影……

前两天看到新闻,李梓病世。耳边忽然想起了简爱的那声“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久违了,我的简爱,几天来《简爱》电影中的主体曲和李梓的声音总是绕耳不绝……

看电影是我最大爱好之一,年轻时喜欢看爱情片,现在我喜欢看悬疑,惊悚,恐怖片。一有时间我就追着看,有时一天看三部。我看得最多的是好莱坞的,偶尔看看日本片和韩国片,很少看国产片,不是不爱国,实在是让人没有被吓的感觉。一说恐怖片,就让人想到血腥,鬼哭狼嚎,形像极具变态丑陋等,其实我对这些通过感官刺激制造出来的恐怖没有兴趣。我喜欢看那种能产生情绪和心理上的恐怖,从内心深处的恐惧,比如:第六感,小岛惊魂……还喜欢看那种高智商犯罪的片子,比如:沉默的羔羊;看多重人格分裂的片子,比如:一级恐怖,致命ID……看宗教背景的片子,比如:七宗罪,万能钥匙……

三十几年前,我在成都读大学时,那个年代娱乐生活很少,电视机都是黑白的,而且还没普及,那时,一幢宿舍楼才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记得,有天晚上电视上放《红与黑》,过道上挤满了人,我和几个室友在人堆中钻进钻出,结果除了背影和人头什么也没有看到。只是听到一些台词,好像男主人公正犹豫是否去会有地位的有夫之妇……当时不懂,但也感觉这不是一个好青年。后来我把书找来看,才认识了于连这个有野心的青年。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佐罗,红与黑,简爱,叶塞尼亚等译制片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中国大陆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电影译制片风潮。我们就是当年的追“风”少年,那时,我们不仅物质缺乏,精神更是空虚。七十年代我们只有八个样板戏可唱,只有地雷战地道战可看,虽然也有一些外国片,像朝鲜的《摘苹果的时候》,阿尔巴利亚的《第八个铜像》等,这些都是战争英雄片。而改革开放初期的译制片可以说是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影片里对自由,对人性的极力喧染,以及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才真真地让我们大开眼界。正处青春萌动期的大学生们,从此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受译制片影响,我读完了简爱,悲惨世界,红与黑,雾都孤儿,福尔摩斯等世界名著。

记得我当时很迷恋《简爱》,看了两三遍书和电影。李梓为简爱的经典配音:“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而邱岳锋的Rochester那声绝望的并略带沙哑的 “简”,更是道出了对简爱的全部深情,怎一个爱字了得。还有童自荣的华丽丽的佐罗……这类带着洋腔的配音,极大的娱乐了我们的业余生活。那时看完电影还不过瘾,常常抱着半导体听电影。当时收音机里经常播放译制片剪辑。有一段时间我看电影,读小说着迷,竟使功课大幅度下滑。父母收了我的小收音机,还以不再借书为要挟,于是赶紧收抬心情。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那时除了译制片,国产片也很多,尤其是反映文革被迫害的“伤痕电影”,或叫“反思电影”更是铺天盖地,像天云山传奇,生活的颤音等。现在看来当时的思想开放尺度比现在还大。记得有天晚饭后,我和两个要好的同学在学校附近的电影院看了一部反映很强烈的电影,名字忘了,情节也几乎不记得了,主要内容就是关于普通百姓家庭在文革浩劫中的伤痛与血泪。那个年代我们还没有擦脸纸巾一说,只有入厕的草纸,不过我们都有一张手帕揣在身上。那晚,影院几乎座无虚席,我们只买到前排的边坐。印像很深的是,电影开始后,抽泣声和咳嗽声就随着故事的展开此起彼伏。我和我的小伙伴也哭得鼻涕眼泪一把抓,手帕已不能再用了……走出影院,每个人都好似心事重重,默默离去,完全没有现在影院门前的喧闹。我们三个也沉浸在电影里好久,一路上无话可说……

其实这类片子内容形式千篇一律,都是主人公在文革或者反右时受了迫害仍然坚持信念,四人帮倒台,然后平反昭雪。我每次都是红着眼走出电影院,每次内心都感慨万千:一定珍惜眼前得来不易的好时代,努力学习,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除了这些撒眼泪的片子,当时也有很多轻松的爱情片,比如:庐山恋,小花,瞧这一家子等……那时同学之间聊得最多的就是电影,我们对当时的明星,陈冲,刘晓庆,潘虹,斯琴高娃等等如数家珍;同时电影里的插曲也是我们追捧的对象。有时好的电影歌曲甚至比影片影响还大,记得,有部片子叫《巴山夜雨》,里面插曲《乡恋》,名气就远大于电影,歌唱者李谷一用不同于以往演唱风格,用气声唱法,将此歌唱出靡靡之音.这还了得,于是报纸电台等新闻机构宣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主要是担心这种小资生活气息会腐蚀了八十年代的新一代……

那时的年轻人看电影是最平常的娱乐活动,也是男女朋友互相认识和了解的最佳场所。当时的电影票很便宜,带新认识的女朋友看场电影又时尚又经济,而且有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接触和了解,看完后肯定要去吃点什么或喝点什么,这又是一次增进了解的机会。交流也有话题了,再害羞不善言词的人也能从电影中找到一两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一不留神你的话就博得了对方的芳心,于是你就幸福的恋爱了,那时恋爱都是为了结婚,所以靠一场电影建立起来的家庭在八十年代初期太普遍了。

回忆总是美好的,有一天心血来潮,重温了八十年代的经典片《庐山恋》,选这部片子主要是因为庐山旅游区三十几年坚持不懈地每天放映该片,并创下了吉斯尼放映最多次电影的记录。那天,我回想起当时看此电影的情景和感受,于是兴致勃勃地想重温青春。不想这一看就后悔了,没想到当时我们眼中的经典,竟让我看得想睡觉,It is too boring,我们八十年代最当红的两位明星,演技如此做作,台词如此生硬,故事更是没有什么可值得回味的……真是时代不同了,口味也提高了?可我翻来复去看40年代的《乱世佳人》,看60年代的《Doctor Zhivago》,看七十年代的《教父》却津津有味,每看一次,都有新的感受。

国产片如此不堪重温,那么看看让我们当初为之疯狂的译制片吧。后来不久我重温了译制片《魂断蓝桥》,这也是我心中的经典,看了无数次,这部电影有最凄美的爱情,和两个最美的男女主角。可当我心中的女神费雯丽一张嘴说出大段标准国语时,当我的男神罗伯特·泰勒俏皮丰富的脸部表情配上一本正经的普通话时,我就又后悔了,这听起来有点滑稽了,感觉舞台戏剧化太浓了(可能是当时的音响技术问题),少了原版的自然风格,也少了电影的魅力……虽然没有第一次看此片时的激动,但还能接受,其实这也好解释,如同读过原版名著的人,再也不想读中文版一样。

通过两次的重温,我悟道:回忆是美好的,重温就是破坏。即便如此,我还是要说,八十年代的译制片是绝对上乘之做,是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经典。回国时偶尔看到电视上放外国电影,那配音水平简直惨不忍“听”。我庆幸在我青少年时代,有最好的配音译制片陪伴我,让我知道了人间的真和美,知道了自由的可贵,知道了人性的力量。它是我最初了解世界,了解艺术的桥梁。也才有我今天仍对电影孜孜不倦的热爱。

“当兵的,你不守信用,你不等我了?”“我已经等了三天三夜了”。 那晚我的十八岁生日,我看到了最美的爱情故事,听到了最动人的音乐…

✍: Guest

2017-01-14, 9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