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错 这才是“刑不上大夫”的真正含义

A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对于这句话,后世通常有两种相反的理解,而分歧点是对”上“和”下“的解释。为图省事,同时也出于对列位看官举一反三智商所抱有的信心,这里只管”上“,不管”下“,只讲”刑“,不讲”礼“。

《礼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两种解释,哪种正确。

这两种最常见的解释是——

一是”特权论“:大夫以上级别的官员不用遭受”五刑“处罚,而草根屁民也没资格玩高大上的”礼教“,只配玩泥巴。这里,”上“是”上升到“的意思。

二是”平等论“:官员犯了罪,不会在量刑上受到折扣优惠,草民也不该被排斥在礼仪之外。这里,”上“是尊崇,优待的意思,同”尚“。

插一句,”五刑“是指需要对人体器官动刀的五种惩罚手段,有”墨“(在额头刻字,然后涂上墨,确保永不褪色)、劓(读yi,典型的会意字,割鼻)、剕(也作腓,剁脚)、宫(去势,还是看不懂的请参照赵高、李莲英事迹自行脑补)、大辟(死刑,多数是砍头)。当然,这是所谓的”上古五刑“,跟后世封建王朝的五刑有所不同,因为本文要跟《礼记》对应,所以采用这个版本。

两种解释,意思反转180度,背靠背站在一块儿,听起来都挺有道理。甚至有砖家跑出来,从现代法制的观点对儒家、法家思想进行褒贬:“特权论”反映了儒家维护奴隶主阶层的特殊权益,腐朽没落;“平等论”反映了法家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文明进步。

果真如此吗?两种解释哪个才是《礼记》的本来面目呢?

全!是!扯!淡!

这两个解释全是以讹传讹的盗版货,坑你没商量!要不怎么说保护知识产权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呢。

想找到正确答案,就得往根儿上刨。《礼记》是儒家经典,所以我们要请出儒学的祖师爷孔丘老师,听听他老人家咋说。

子曰:当官的不能不要脸

《孔子家语》记载,一天冉有去请教孔老师:“刑不上大夫”这个规定忒不讲理,当官的犯了罪不挨刀,是因为他们爹叫李刚吗?

孔老师耐心辅导:你的智商真让为师感到捉急。 “刑不上大夫”的意思是,当官的犯了罪,不能跟老百姓一样让人给捆成粽子,大耳刮子招呼,割鼻子剁脚大卸八块。应当麻溜儿的自首或者自裁,死也要死的有范儿。丢命事小,丢脸事大!

孔老师进一步解释,理论上当官的必须品行出众,首先是个君子。对于君子,应当以礼教来统御他的内心,靠廉耻之心砥砺他的操守,给老百姓当表率。当官的如果给五花大绑拖到菜市口砍头,或者削鼻纹面,让人扔臭鸡蛋烂菜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让基层群众感到过瘾,却会抹黑执政者的整体形象,让群众失去对道德标杆的敬畏感和遵从意识,从而使整个社会陷入没有标准、没有是非的信仰危机中。

✍: Guest

2016-08-13, 83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