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距离是多少

A

两 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 适的距离:

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致于被扎。

这个所谓“刺猬法则”,大概就是安全距离的原理。野生动物有办法标示自己的领地,人类在进化 过程中,也传承了这种意识。人与人之间有着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界限,这就是个人领域的意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 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的旁边。

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 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很多被试者会默默地移到别处坐下,有人甚至明确地问:“你想干什么?” 这是一个人际距离的问题,很明显这个实验 给出了结论: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

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即使最亲密的两人之间也是一样。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 周围有一个能掌控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就像一个充满了气的气球一样,如果两个气球靠得太近,互相挤压,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爆炸。这也就是为什么两个本来关系 密切的人,越是形影不离就越容易爆发争吵。

人 与人之间,如果还没到亲密无间的地步,便是一条射线,前面的路地久天长。一旦亲密无间了,就成了一条线段,那份交情就要进入倒计时了。很多时候,朋友之所 以不能永久,是因为我们往往情不自禁地把好事做尽,没有给友谊留下必要的生长空间。 好朋友最初在一起,都能够融洽相处,但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 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便无可避免地要碰触彼此的差异。于是他们会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成为要求对 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挑刺批评,然后结束友谊。

俗话“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就是由于时间过长而产生了审美疲劳。心扉完全 敞开,容易伤风着凉。将内心的隐秘昭示于恶人,会成为他手上的把柄。昭示于善人,会成为他精神上的负担,因为要为你恪尽守口如瓶的责任。一个心理成熟的 人,不会自找麻烦,也不会让别人为难。

打个比方说,一位美女让人们人赏心悦目,可到了美容院,美容师手持放大镜诊断那张光洁如玉的脸,看到的却 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是香港做出的实验。与人近距离接触,就象是拿放大镜去比照,使对方原形毕露,如果不是因为特别的允许,任何 人都不会接受。

人 类学家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亲密距离(0~46厘米)  这是人际间最亲密的距离,只能存在于最亲密的人之间,彼此能 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即使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保持如此近的距离,否则会让人不舒服。 

 个 人距离(46~120厘米)  这是人际间稍有分寸感的距离,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但能够友好交谈,让彼此感到亲密的气息。一般说来只有熟人和朋友才能进 入这个距离。人际交往中,个人距离通常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1.2~3.6米)  这是一种社交性或 礼节上的人际距离,也是我们在办公室中经常见到的。这种距离给人一种安全感,处在这种距离中的两人,既不会怕受到伤害,也不会觉得太生疏,可以友好交谈。

  公众距离(3.6米以上)  一般说来,演说者与听众之间的标准距离就是公众距离,还有明星与粉丝之间也是如此。这种距离能够让仰慕者更加喜欢偶像, 既不会遥不可即,又能够保持神秘感。

   当然,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 等。

如果你是第一次遇到某些人,那么,对腿部和脚部行为的观察就变得尤其重要。这些动作能告诉你对方对你的感觉。

当第一次见面时,一 般会真心诚意地上前与对方握手,并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然后后退一步,等待对方的反应。通常会有以下三种结果:

(a)这个人待在原地不动,这时你就会知道 对方对这样的距离感到满意;

b)这个人会后退一步或稍稍移开一些,于是你便知道,对方需要更大的空间,或不想再待在这儿;

(c)这个人会上前一步,离你 更近一些,这说明对方喜欢与你相处或喜欢与你交谈。

正好可以趁机观察一下他(她)对你的感觉,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和决定进行交流的方式,以期 达到较好的效果。

双脚是我们身体中最诚实的部分。

如果一个人需要更多的空间,应该满足对方的需求。如果对方感到很舒适,可以不必考虑距离问题。 但是,如果对方上前一步,便知道他们愿意再接近一些。在社交场合中,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信息。但是,记住,你应该根据自己对空间的舒适感设定一个距离底 线。

✍: Guest

2015-08-06, 979👍, 0💬